
川藏公路是川康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康公路建设于20世纪30年代,是成都通往当时的西康省省会雅安的省际公路。1951年开始修建雅安至拉萨的康藏公路。西康撤省后两条路并称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建成以后,从成都到拉萨避免了绕道兰州、西宁之累,为西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巩固国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川藏线的前身——茶马古道


在川藏线修通前,千百年来,中国西南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枢纽就是逶迤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
川藏线的修建


川藏公路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2000多名军民为此付出了生命。此后,筑路大军又修筑了东俄洛经巴塘、芒康、左贡至邦达的南线段,并于1969年全部建成通车,被正式列入318国道线的一部分。

1953年,十八军第54师用錾子、铁锤打通怒江天险,在悬崖上开辟公路。

1954年,修建川藏公路的筑路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

沿途宣传口号

1954年12月25,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前举行的通车典礼上,拉萨市群众欢迎从青藏公路开到拉萨的汽车队
南北二线


川藏公路始于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全长2412公里,经甘孜、德格,进入西藏昌都、邦达;南线全长2149公里,经雅江、理塘、巴塘,进入西藏芒康,后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再经巴宿、波密、林芝到拉萨。
地形艰险


沿川藏公路进藏,进藏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二郎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路途艰辛且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
天气恶劣


川藏线早晚温差大,高海拔造成了西藏高原特殊恶劣的气候。在雨季,很多建造得并不完善的路段一遇上大雨,行驶就会变得很困难,路泥泞不堪不说,车俩还很容易陷入泥坑之中。然而在冬季,天气更恶劣,大雪纷飞,山区公路易积冰雪,甚至还会因大雪而封路封山。因为川藏线上大部分景点都位于高海拔地区,还要注意高原反应的发生。
高原护路人



公路的安全畅通,离不开养护管理。川藏公路通车60多年来,无论是在风雪弥漫的高山垭口,还是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到处都存在着一支公路养护队伍。他们以甘当铺路石的精神,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与塌方、泥石流搏斗,在风雪弥漫的寒冬中清雪除冰,以赤诚的奉献和辛勤的劳动呵护着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四季畅通。
川藏汽车兵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民解放军的汽车兵长年行进在这条充满风险的路上,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但很少有人介绍他们,也很少有人了解他们。
如今在川藏公路上过往的人们,不应该忘记60多年前那些挥热汗、洒热血,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解放军战士和汉藏筑路工人们;也不应该忘记现在坚守岗位保卫关键设施的武警战士和为保通公路默默奉献的养护工人们。
或许你能体验到怒江72拐的刺激!
但是,你却想象不出当初修川藏线的困难!
其实,川藏线每一公里,都是鲜血铸成!

修建川藏公路的筑路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1954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张加里摄)
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前举行的通车典礼上,拉萨市群众欢迎从青藏公路开到拉萨的汽车队(1954年12月25日摄)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发现,走平坦的路就是幸福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虔诚!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发现骑车爬坡涉水是常事儿
这会让你坚韧不拔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发现雪山、星空,都是那么美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发现,你没以前那么矫情了
席地而坐,和小伙伴在一起就是好
吃饭也没那么讲究了,什么都好吃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发现,你真的变了
变的常常会先考虑别人的感受
变得没有以前那么计较了

如果你去过藏区
你会更能感受“圣洁”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