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防治 野外生存 清空筛选条件
技术性 野外生存 户外线路 伤病防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户外活动的广泛开展,很多驴友已不局限于本地的单日活动、多日活动,很多人已经把目标瞄向更远的,风景更美的长线,甚至很多队伍已经开向高海拔地区,开始徒步和自驾等活动,例如去西藏、新疆、青海; 那么高海拔地区与平日在本地的普通海拔地区活动,对体能、装备的要求有什么区别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介绍的内容。 一、何谓高海拔按照国际惯例的海拔划分标准是:——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海拔高度上,我们绝大多数长期从事登山运动的驴友,在短时间内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上,因人而异,主要根据个人的…
6872 2022-03-18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如何才能让荒野险境不再担忧! ★荒野求生是很艰难的,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看这篇文章的同时,一定先了解“荒野生存必备户外装备和技能”、“应急急救包是登山、必备装备”,“周末徒步登山都需要带点啥???”和“荒野徒步登山的避险避难技能”这五篇文章,这几篇文章组合起来才能确保在荒山野岭登山不至于发生无助和无奈的尴尬,更不用有过多的担忧,只有你做足功课,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让户外有更多收获。 荒野生存必备户外装备和技能!!! 前 言 ★徒步登山不仅能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也是增加见闻,磨炼意志,增强团队意识的一项运动方式,通过户外运动,更能激发自己的潜能、直面挑战和勇于超越自我的人生智慧。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
2631 2022-02-16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户外运动的各类玩法,而户外大自然的无情残酷再次给我们上了一课。气候无常,尤其在山里,多只徒步队伍和多场越野比赛均遇到了极端天气:大雾、暴风、雷电和大雨,出现了我们很多不愿看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多条户外线路中,发生了数起意外和事故,造成多人丧生,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凶险的。纵观这几场事故,失温都是罪魁祸首。而我们在露营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时候不会被暴风雨、暴风雪直接侵袭到身体,但就是这样,更容易造成我们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如果对失温的风险判断不够,装备准备不足,乃至问题处理不当,都会出现同样严重的后果。在扼腕惋惜之余,我们更要敬畏自然,面对失温风险,做好万全的准备。…
1749 2021-05-25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恐怖分子为了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慌,通常会在地域和时间上做好筛选,多选择人群密集场所、防范薄弱环节、重大活动之前或期间作案。作为公民个体,尤其是我们大多数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除了配合国家做好反恐检查和预防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防暴反恐常识,最大程度地规避危险,保护自己和亲人的安全。 武警指挥学院撰写编发了一本《公民防暴反恐手册》,满满全是普通人应对恐怖袭击的技能帖,而且言简意赅图文并茂。蝌蚪君授权摘编出实用反恐15招,希望在关键时刻对大家有所帮助。1、当暴恐分子持砍刀攻击: 攻击路线通常为上下劈砍或斜下方劈砍,以右手持刀为例,运行路线为右上至左下,防范重点是躲至左前方向下位置、向后退、近身/…
748 2020-07-23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过年这一周正好赶上最近的热门公共事件,本来预备的蔬菜食品够到初4,结果很快就尴尬了.各种超市不开门,或者开门的价格都是超级贵。这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一个恐怕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考虑的问题,家庭储备的应急食品和用品是否有必要,如果有必要,那么储存点什么比较好?那么今天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来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毕竟自己也是有实打实的储存应急食品常备在家的经验。 先说一下储备食品和用品的外部背景,这一点上得从隔壁邻居日本这里说起,因为日本的经验以及储备的外部环境及历史背景涵盖了各种方面,很多都是我们未曾经历的,所以还是具有覆盖面比较广的现实意义。 历史角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军方海空力量对日本的饥饿封…
716 2020-07-23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有毒蛇牙痕无毒蛇牙痕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然后用手挤…
666 2020-07-23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文 |吴强大概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如此频繁!瞧,法国尼斯惨案没多久,德国就发生了慕尼黑袭击、安巴赫的爆炸,日本今天凌晨又传来了砍刀杀人,19人死亡。媒体朋友们已经害怕周末到来了,不知道哪里又会冒出一条突发消息,枪击了。各种天灾人祸和安全事故,如洪水、客车倾覆或者着火也间杂着冲击惊弓之鸟,连难得一见的老虎袭人也会上头条,引发人们对冒险还是犯险的讨论。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次恐怖袭击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或者下一次公共场所的袭击是不是恐怖主义,但是很早就可以确定的,这些袭击正是世界风险社会来临的标志。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些愈来愈近的袭击风险,恐怕很难再用小概率事件来自我安慰,也很难相…
519 2020-07-23
技术性 野外生存 伤病防治
野外生存是件风险比较的的事情。为什么要野外生存?个人认为就是为了体验生存的乐趣,挑战自我。但不管怎样,在不安全因素太多的野外,拥有一个救生药箱还是很有帮助的,关键时刻能拯救你的生命。下面列取最常见的也是最便宜的几种药物。不管是野外求生还是野外露营大家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注意野外生存不等于什么都不带!防治扭伤的:弹性绷带、普通绷带、红花油、扶他林、沈阳红药等处理伤口的:创口贴、云南白药、BD棉片、碘酒、医用酒精、棉棒、棉球、镊子、无菌纱布、止血带、三角巾、胶布等治疗烫伤的:万花油、黑鬼油预防晕车的:乘晕宁治疗预防眼睛:红霉素眼膏、眼药水治疗蛇伤的:蛇药片(真空抽毒器、上海蛇药、季德胜蛇药)治疗腹…
733 2020-07-23
技术性 野外生存 户外线路 伤病防治
转自山野纪,作者小羽。失温,也叫低体温症,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寒冷气候才会出现,事实上在低于20℃时,失温就开始威胁着徒步者了,根据北美的事故报告,在0至10摄氏度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在户外,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在冰点以上,我们容易被环境温度所麻痹,有些人不自觉的就让自己走的大汗淋漓,这时湿掉的内衣增加了身体热量传导速度,是干内衣的5倍之快。除此之外,风寒效应、湿度都会加剧体温的散失,这些资料许多户外知识的文章里都有详细介绍,本文就不再啰嗦。在本文中,我主要说一下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以及几个致命错误。在此之前,先列一下失温的各个阶段和表现。一级,轻度失温:33-37°C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
437 2020-07-23
野外生存 户外线路 伤病防治
有几种不同的发信号方法,不过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你的情形和你可用的材料。通用远程表达方式:求救方式一:发出声响,三短三长三短(. . . _ _ _ . . .)莫尔斯电码。求救方式二:灯光,如手电,三短三长三短(开关灯) .用火在黑暗中,火是最有效的信号手段。生三堆火,使之围成三角形(国际通用的受困信号),或者排成直线,每堆火之间相距大约25码(23米)。只要时间和形势允许,尽快把火堆生起来,小心看护不要使它们熄灭,直到你需要它们的时候。如果你是孤身一人,保持三堆火燃烧可能有点困难,那就保护好一堆火。生信号火堆时,要考虑你的地理位置,例如,如果你在丛林中,那么找一片天然的空旷地或者在溪水边生火…
1414 2020-07-23